一、室內空間
室內空間結構為展廳提供了展示空間的功能,因此展廳中的空間布局應合理。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整體性,二是功能性。總體布局要以整體為重,但在功能上又有所側重。同時也應考慮不同功能需要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及設計原則。
二、采光
對于采光效果的處理上,由于文化展館的空間面積較大,需要使用大量的玻璃來進行采光。玻璃的光通量大,對采光的要求也比較高。一般采光用自然光為主,也可采用人工光源,一般情況下,自然光應以射燈為主,盡量采用具有自然光的人工光源:也可采用節能光源,在有自然光的情況下使用自然光一般不會
產生太大的陰影。但是有自然光的話也是可以利用的。這也就是所謂的無明區。
三、環境
設計過程中的環境,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靜”。因為只有靜才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文化展館的環境包括空間設計方面、景觀方面。空間環境包括建筑物的外觀、功能、結構等形式。從外形、空間造型和色彩以及材料、設施、材料等方面都對展館設計有很大的影響。展示空間主要有:展廳、會議室、公共衛生間、多功能廳、接待室等。從外部環境方面來看可以通過建筑外形、色彩表達,以及建筑的形式來表現和傳達。建筑外部形象多層次而豐富多彩。色彩選擇應與建筑風格相協調。如果用室內裝做得不夠好導致視覺上的壓抑及審美疲勞是必須要避免的。
四、展廳空間
展廳空間是用來容納觀眾,對其展示形式進行設計的一個空間系統,其特征是:從一定的角度上看,它是一個整體,其結構形式決定了空間的質量,它將展示空間、采光、照明、室內環境、功能、視覺形象、色彩等有機結合起來。它是構成文化展館體系的核心結構之一。如果它不能使其達到平衡,則會導致參觀人員產生強烈的視覺疲勞。
五、裝飾
室內的裝飾性不一定完全與室內的裝飾效果相協調,可以適當的改變建筑物的外形、材質和風格等,以增強建筑物的氣勢及美感。在裝飾方面,可以使用許多不同的裝飾材料,創造不同的裝飾風格。例如,根據建筑風格和裝飾材料的不同與建筑構造有關。通過對建筑內部空間的布置可以實現一個簡單而巧妙的空間效果